面對親人在醫院離世,家屬往往感到悲痛萬分,同時也需要處理一系列繁瑣的後事。為了讓大家在徬徨之際有所依循,本文將詳細說明在香港醫院離世後5大要處理的事務,希望能幫助家屬們順利完成親人最後一程。
1. 辦理死亡證明文件
這是首要且最重要的步驟。當醫生宣告病人離世後,會發出相關的死亡證明文件,主要包括:
- 「死因醫學證明書」(表格18): 由主診醫生簽發,證明死因。這是辦理死亡登記及其他後續手續的重要文件。
- 「醫學證明書(火葬)」(表格2): 若選擇火葬,醫生會同時簽發此證明書,作為申請火葬許可證的依據。
重要事項:
- 請向醫院查詢所需死亡證明書的份數,以便日後辦理各項手續(例如保險索償、銀行戶口結算等)。一般建議申請多幾份備用。
- 若死因不明或涉及非自然死亡(例如意外、自殺等),則需要由死因裁判官介入調查,程序會較為複雜,家屬應配合警方及相關部門的調查。
2. 辦理死亡登記及火葬/土葬許可證
取得死亡證明書後,家屬需要在往生者離世後14天內,前往由食物環境衞生署、入境事務處及衞生署組成的聯合辦事處辦理死亡登記。需要攜帶的文件包括:
- 申請人的身份證明文件
- 往生者的身份證明文件
- 「死因醫學證明書」(表格18)
完成登記後,可領取「死亡登記證明書」(表格12)。若選擇火葬,需同時在港口衞生處櫃位辦理「火葬許可證」(表格3)。如選擇土葬,則需向食物環境衞生署申請「埋葬許可證」。
3. 安排遺體處理及殯儀事宜
此時,家屬可以開始聯絡殯儀服務公司,由專業人士協助處理後續的殯儀事宜。殯儀服務公司提供的服務通常包括:
- 遺體接運: 將遺體從醫院殮房運送至殯儀館或指定地點。
- 遺體化妝及入殮: 為往生者整理儀容,並將遺體安放入棺木。
- 靈堂佈置: 在殯儀館或家中設置靈堂,供親友弔唁。
- 喪禮儀式安排: 根據家屬的宗教信仰和意願,安排合適的喪禮儀式,例如佛教、道教、天主教或基督教儀式。
- 火化/土葬安排: 協助家屬預訂火化爐期或安排土葬事宜。
- 骨灰處理: 提供骨灰龕位、撒灰服務等相關資訊及協助。
4. 處理「醫院出殯」事宜
「醫院出殯」是指在醫院殮房或附近地點進行簡單的告別儀式後,直接將遺體運送至火葬場或墓地。此方式較為簡便,適合預算有限或希望低調處理後事的家屬。
若選擇「醫院出殯」,家屬需要與醫院的殮房職員及殯儀服務公司協商安排,包括:
- 儀式地點: 一般會在醫院殮房的公眾地方或附近合適地點進行簡單的告別儀式。
- 儀式時間: 需要與醫院及殯儀服務公司協調時間。
- 儀式內容: 通常會進行簡單的誦經、祈禱或默哀儀式。
- 靈柩運送: 殯儀服務公司會安排靈柩車將遺體直接運送至火葬場或墓地。
重要事項:
- 「醫院出殯」的安排較為簡便,故醫院出殯費用也相對較低。
- 家屬應事先與醫院及殯儀服務公司溝通清楚,確認所有細節。
5. 其他後續事宜
除了以上主要事務外,家屬還需要處理一些其他後續事宜,包括:
- 通知親友: 將往生者的死訊告知親朋好友。
- 處理遺產: 根據往生者的遺囑或法律規定,處理遺產分配事宜。
- 辦理保險索償: 若往生者有購買保險,家屬可向保險公司申請索償。
- 取消銀行戶口及其他相關帳戶: 辦理往生者的銀行戶口、電話號碼、會員資格等取消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