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用來擦乾自己的毛巾使用頻率很高,也會在過程中沾染許多微生物。但是,您應該多久將它們扔進洗衣機一次呢?
您今天可能已經用一條毛巾擦過身體了。但是您擦乾自己的那條毛巾到底有多乾淨呢?許多人會每週將它們放入洗衣機一次,而對 100 人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每月洗一次。根據英國的一項調查,少數人承認他們一年只洗一次。
雖然這些蓬鬆的纖維可能沒有顯示出任何污垢跡象,但它們卻是數百萬微生物的滋生地。研究表明,毛巾很容易被常見於人體皮膚上的細菌以及在我們腸道中發現的細菌污染。
即使洗完澡後,我們的身體上仍然覆蓋著微生物,也許不出所料,當我們擦乾自己時,其中一些會轉移到我們的毛巾上。但是毛巾上的微生物也來自其他來源——空氣中的真菌和細菌可以在毛巾懸掛時落在毛巾纖維上。一些細菌來自我們用來首次清洗毛巾的水。
在日本,一些家庭甚至重複使用剩下的洗澡水來清洗第二天。日本徳島大學的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發現,雖然這可以節省用水,但許多在用過的洗澡水中發現的細菌在清洗後會轉移到毛巾和衣服上。
對於那些喜歡將毛巾留在與盥洗室相同的房間晾乾的人來說,有一些相當令人噁心的消息——每次您沖水時,您都可能會給附近的任何毛巾撒上來自您馬桶的細菌,以及您家人體內廢物的斑點。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微生物會開始在毛巾上形成生物膜,甚至會開始改變毛巾的外觀。即使定期清洗,兩個月後,生活在棉質毛巾纖維上的細菌也會開始使布料的外觀變暗淡。但也許不出所料,細菌的總量和細菌的種類取決於家庭的洗衣習慣。真正的问题是,您应该有多擔心生活在毛巾上的細菌?
毛巾清洗這個話題可能看起來微不足道,但美國波士頓西蒙斯大學家庭和社區衛生中心生物學教授兼聯合主任 Elizabeth Scott 對它可以揭示微生物在家庭中傳播的方式感興趣。
「它們不會自然地停留在毛巾上,」她說。「任何對我們造成傷害的東西都可能來自人類。」
確實,我們的皮膚上生活著多達 1,000 種不同的細菌以及許多其他病毒和真菌。但大多數實際上對我們有益——幫助我們免受其他不太友好的細菌感染,分解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某些化學物質,並在我們的免疫系統發育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毛巾上發現的許多細菌與我們皮膚上的細菌種類相同,但它們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也很常見。這些包括葡萄球菌屬和埃希氏菌屬,它們通常存在於人類腸道中,但也包括沙門氏菌和志賀氏菌,它們是食源性疾病和腹瀉的常見原因。
但是,其中一些細菌也是機會致病菌——除非它們進入可能造成更大傷害的地方,例如傷口、產生某些毒素的能力或設法感染免疫力低下的人,否則它們是無害的。
我們的皮膚也是抵禦感染的天然屏障。它是我們抵禦細菌和其他病原體的第一道防線,因此將細菌從毛巾轉移到我們的皮膚上不應該讓我們太擔心。但有一些證據表明,用毛巾擦乾自己可能會破壞皮膚的屏障功能。
也許最大的問題是,當我們擦乾手時,我們可能會在手上沾染潛在的有害微生物,然後接觸到我們的嘴、鼻子和眼睛。這可能意味著我們最常用手使用的毛巾可能需要更多關注。用於我們的餐具、手和表面上的廚房毛巾也是食源性病原體傳播的另一個來源。
根據 Scott 的說法,由沙門氏菌、諾如病毒和大腸桿菌引起的胃腸道感染“都可以通過毛巾傳播”。研究還發現,諸如 Covid-19 之類的病毒可以在棉花上存活長達 24 小時,儘管接觸受污染的表面被認為不是病毒傳播的主要方式。
通過接觸傳播的其他病毒,例如猴痘病毒,可能風險更大,衛生官員不建議與感染者共用毛巾或床單。
研究還表明,人類乳頭瘤病毒(HPV)是疣和疣的常見原因,也可以通過與他人共用毛巾傳播。
由於可重複使用的洗手巾傳播感染的風險,醫院和公共浴室現在傾向於使用一次性紙巾和乾手機,儘管關於哪種選項更好的證據尚無定論。
顯然,我們使用毛巾的時間越長,它們保持潮濕的時間越長,它們就越成為微生物的理想棲息地,從而增加了有害微生物在其上生長的機會。
Scott 和她的同事認為,考慮毛巾衛生還可以幫助解決世界上的一個主要健康問題。抗生素耐藥性細菌,例如 MRSA,可以通過接觸受污染的物體傳播。
卡迪夫大學藥學微生物學教授 Jean-Yves Maillard 說,像定期洗滌毛巾這樣的做法可以幫助減少細菌感染,進而減少抗生素的使用。“家庭衛生與預防有關,預防勝於治療,”Maillard 說。
那麼,我們應該多久洗一次毛巾呢?
Scott 建議每週清洗一次毛巾。但是,此建議不是固定規則。
她說:「這沒有多大意義,因為如果有人生病了,他們就會嘔吐和腹瀉。」“他們需要有自己的毛巾,並且需要每天清洗這些毛巾。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目標衛生,您可以在發生風險時處理風險。”
印度的一項研究發現,20% 的受訪者每週洗兩次毛巾。
目標衛生是衛生風險管理的一種方法,由與全球衛生委員會和國際家庭衛生科學論壇相關的研究人員開發。雖然始終需要考慮衛生,但目標衛生重點關注這些做法至關重要的時間和地點。
根據 Scott 的說法,毛巾需要比大多數家用紡織品更熱(40-60C,104-140F)和更長時間的清洗,通常需要添加抗菌洗滌劑。洗滌劑可以幫助防止細菌附著在織物上並滅活某些病毒。當然,高溫頻繁清洗會對環境造成影響。(了解更多有關您的日常用水如何影響地球。)
對於低溫洗滌,添加酶或漂白劑可以幫助抵抗毛巾上的微生物。印度的一項研究還發現,在陽光下沖洗和烘乾毛巾時,結合使用含有消毒劑的洗滌劑是最有效地減少細菌和真菌負荷的方法。
Scott 將家庭衛生稱為一種利他主義,就像接種疫苗一樣。您為保護自己而採取的每一個小步驟,也都在保護您身邊的人。
她說:「我們稱之為瑞士奶酪模型。」
「我們認為所有這些組成部分都是衛生的切片,就像瑞士奶酪的切片一樣,每一層衛生都會掩蓋其中一個孔,並降低病原體穿過的風險。」
「毛巾是一個相對較小的組成部分,但毛巾確實存在一定的風險,並且很容易處理。」